企业数字化经营的4大要素
数字化转型风口,传统制造企业如何抓住红利?
数字化转型风口,传统制造企业如何抓住红利?
小编首先来说一下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往往会遇到以下问题
1.库存不清
在原材料库存的记录上数据不清楚,无法全面系统掌握原材料库存情况,容易造成库存的堆积浪费。同时,无材料变动的记录,在原材料不足时,也无法提前给工作人员预警,影响产能。
比如,计划生产60吨清洗剂,结果发现原料不够,重新订购再排生产计划需多花去10天左右,直接客户损失与人力空转成本近百万。另外,成品库也存在相同问题,既无详细的库存记录,也无库存变动记录及预警,经常出现销售签了订单,却被告知库房无货或缺货情况。
2.采购无记录
采购无记录不仅导致原材料的浪费,最终传达到给客户发货延迟。
3.信息孤岛
订单信息无法共享,导致从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订单发货无法形成统一的闭环,各环节处于流程黑洞,造成信息孤岛效应。比如采购计划周一原材料到货,而生产计划却从周三开始,而仓库给客户说周四能发货,最终合同时间内未能交付客户,各部门之前就开始推责任、甩黑锅。
4.数据分享欠缺
现有的管理系统无法在成单率、增长率、回购率流失率等维度的客户分析,导致无法深层次了解企业管理的真实情况,无法给领导层在制定公司发展战略上提供数据支撑;同时,订单趋势、分布历史客户成交订单分析上也存在管理黑洞,导致所有人的工作处于被动状态,阻碍公司发展。比如老板下个季度的目标是营收翻一倍,捋一下发现潜在客户量少的可怜,生产部门人手够但产能却匹配不上,目标也只变成了空口号。
使用伙伴云,通过打造全流程、实时可视化的经营核算体系,以上问题可迎刃而解
1.跟进报价
根据企业销售过程,建立起流程合理、步骤规范的销售跟进过程,完善了售前销售网络:从线索客户产生-跟进客户-上门-客户试用-出报价-客户下单,将标准化的销售体系用在线的流程化管理方式固化下来。
通常可以把客户的成交周期从25天缩短到10天左右,回款效率提升45%
2.生产采购环节
生产采购环节,建立起了清晰的生产采购流程,能实时动态了解企业采购情况、原材料情况、库存数量等关键信息。采购和生产部门根据前端销售进展,预估原材料采购量、预制定生产计划,保障后端供应,同等人工下产能提升了58%。
像以前库存告急且同时有10多笔大订单进来时,老板几乎24小时连轴转、连上厕所都在打电话协调资源,而现在即便是身处巴厘岛的海滩享受惬意的日光浴,只用手机点个确认,后端生产和供应就可以自动无缝运转了。
3.渠道返佣环节
渠道返佣环节,当销售过程完成后,系统自动跳转到佣金提报环节,合理有序完成佣金提报、发放工作。对于客户来讲,以前拿到佣金需要等1个多月,现在下单后,最多3天就收到,再也不用天天犯嘀咕了;此外,公司与客户之间的默契也在无形之中大幅提升,复购续签更是水到渠成。
小结
传统制造业和伙伴云相结合,在客户管理、采购管理到库存管理建立起了完备的生产销售全流程体系,实现了各生产销售环节数据的实时动态监控,多级预警提醒,优化了各环节流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公司领导制定战略提供了数据支撑。
“窥一斑见全豹”,一家企业的“自我变革之路”不啻为区域经济模式演进的写照,而对于企业来讲,及时抑或是提前调整自身的经营管理方式,是快速应对经济结构变迁的有效方式。
数字化时代如何助推供应链服务能力提升?
数字化时代如何助推供应链服务能力提升?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技术快速革新的今天,行业边界逐渐模糊,企业供应链运作面临着客户需求多变、购买意愿趋向于产品服务定价和企业及时响应供货能力的综合考量的巨大挑战。在企业成本极致压缩的情况下,供应链逐步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企业的竞争也逐步转向供应链的竞争。
传统供应链是通过营销、计划、采购、制造、仓储、物流等一系列离散、孤立的环节,实现将产品或服务交付到客户手中。在整个交付链条中每个环节都是一个信息孤岛,处于割裂状态,使得信息交互不通畅或交互效率低下,影响了整条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同时在传统供应链链中,每个节点都存在着需求和供给关系,在供需匹配过程中存在着预测不准、偏差较大、计算不严谨等诸多问题。
目前信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新型仓储物流等供应链高新技术迎来了快速发展期。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传统供应链改造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数字化技术将逐步打通供应链模块中的各个信息孤岛,使得供应链变成一个完全集成的生态系统,使其满足供应链所有参与者,促进整个供应链业态高度协同。在数字化技术的推动下,供应和需求在供应链中任何时候发起都能迅速扩展到整个网络,并能实现对整个网络的实时预警。
数字化供应链由四个关键要素组成:
1、计划和执行横向集成
供应链的业务目标是尽可能地将正确的产品在正确的时间交付给正确的客户,同时响应和可靠地提供正确的产品,以及通过自动化技术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只有在供应链完全集成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无缝连接供应商、物料、仓储和客户,并实现由一个控制中心指挥调度。通过供应链的横向集成,将实现供应链中的各个模块的互联互通,能够对引发供应链信号的信息实现全域及时响应。在定制化成为常态的今天,客户的需求变得多样性和难预测性,充分响应客户需求将是未来供应链必备技能。
2、数字化采购
数字化采购将彻底改变所需的工具和人才,增加新的采购类别,并改变采购职能的价值主张。采购通过对现有采购流程优化、采购风险管控能力优化提升,借助数据化的工具,实现对原有采购全面升级。通过使用各种大数据工具和技术,采购数字化能力将取得巨大提升。数字化采购使得企业与供应商关系更加紧密,使得采购效率更加高效。同时数字化采购也助推企业优化采购流程、提升企业采购风险防控意识并促进协作。
3、数字化仓储
数字化仓储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多功能集成化,它以存在于现实中的物理仓库为平台,以网络为桥梁,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RFID技术、信息软件技术等技术,保证了货物仓库管理各个环节数据输入的速度和准确性,确保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库存的真实数据,合理保持和控制企业库存。目前数字化仓储除了具备常规的物资管理功能外,还具备动态盘点、动态库存、单据确认、库位管理、质检管理、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计划审批等功能,有效解决了目前仓储中管理混乱、库存积压等问题。
4、智能物流
物流是供应链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物流在功能上主要实现6个正确,即正确的货物、正确的数量、正确的地点、正确的质量、正确的时间、正确的价格。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流技术正朝着数据智慧化、网络协同化和决策智慧化的智能方向发展。智能物流是利用条形码、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全球定位、无人驾驶等先进的物联网技术,通过信息处理和网络通信技术平台使物流系统中的人、机、料、环境等活动元素实现数字化,完成物理物流元素与数字物流的映射,实现过程的自动化运作和高效率优化管理。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中,智能物流将物流系统与供应链系统结合提供了技术支撑,能够高效实现物流的信息化、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化,也促进物流系统与供应链系统其它模块的深化融合,进而促进整个供应链的服务能力的提升。
5、供应链分析
数字供应链的目标是充分整合和展现商品流通的各个方面。工业4.0的关键要素就是大数据分析。目前已经成熟的技术能够实现供应链系统所应有的功能,如优化需求计划、物流配送、库存管理。在新的市场变化要求下,供应链系统需要及时做出响应。同时能够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供应链系统能够自动分析优化自身状态。供应链分析系统为供应链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撑,甚至可以自主进行简单决策。为了提高决策的质量和效率,公司将能够包含诸如经济指标等外部信息,并采用自学习算法来辅助决策过程的自动化。
实现数字化供应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战略,充分把握数字化环境中的机会。数字化供应链不仅需要建立在公司当前的运营和业务模式上,还必须建立在数字化实施后可用的新商业模式上。